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www.ychedu.com 胆囊炎的症状
1、慢性胀气 胆汁分泌不足会导致肠蠕动差、微生物生长和发酵。发酵过程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和腹痛。 2、低热
这主要是因为急性胆囊炎大部分都是细菌性感染而致,有的时候可能是低热,也可能发高烧,严重时会使人休克。发烧,还有白细胞升高,这些都是细菌性感染的一个特点。
3、腹胀恶心
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病人,除右肋下不适外,也可有上腹部饱胀不适、腹胀、暖气等表现。这是因为胆囊在发炎或有结石时,能使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受刺激而处于痉挛状态,影响食物的排空;同时胆道内的结石,会阻碍胆汁排出,影响食物的消化,食物消化不良则产生过多气体导致腹胀。
4、胛骨间疼痛 肝脏和胆囊本身不会感到疼痛,但支配它们的神经也进入后面的肌肉。特别是,该部位恰恰在右肩胛骨。 5、讨厌吃油腻的食物
油腻食物一般含脂肪和胆固醇很高。而胆汁是用来分解代谢脂肪和胆固醇的,现在胆囊有炎症,不能更好的分泌胆囊汁,这时如果摄入过高的油腻食物,必然会增加胆囊的负担,引起一些不适症状。
6、进食后腹部绞痛
胆囊有一层很薄很薄的肌层,胆管是没有这层肌层的,一般胆管的难受是胀,如果胆囊里面有石头,胆囊在受到挤压、收缩的过程当中,胆囊肌肉可能会有绞痛感。
7、轻微黄疸
胆囊疾病一般不太容易有黄疸,有也是轻度的,胆管和其他的一些病可能会有比较重的黄疸。 胆囊炎的原因 1、胆囊壁血供不足。休克创伤、手术后、心力衰竭,特别是老年动脉硬化或服用作用于血管的药物等,可使胆囊的血供减少,胆囊壁缺血,抵抗力下降而导致胆囊炎。 2、感染。一般情况下,胆汁内没有细菌生长,极少量的细菌会进入胆道内,随着胆汁的冲洗而排出十二指肠,但一旦出现胆汁潴留,胆囊内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细菌感染是急性非结石胆囊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急性胆囊炎感染的细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或混合感染。 3、胆囊出口梗阻,胆汁排出障碍。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胆囊管梗阻导致导致不能顺利排出而滞留于胆囊内。70%以上的急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阻塞有关。由于胆汁滞留并经浓缩后,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盐浓度增高,刺激胆囊粘膜引起化学性炎症。
胆囊炎的饮食
急性期 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由静脉补充营养。但可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软食。 慢性期 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 2、低胆固醇: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以<300mg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mg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 3、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道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4、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防止胆结石作用,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的胆道修复,大量补充对胆道疾患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5、食物纤维:植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通便,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6、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7、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8、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黄豆等。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胆囊炎吃什么好
1、胆囊炎喝什么汤 1.1、双花连翘汤 金银花60g,连翘l5g,薏苡仁30g。金银花、连翘水煎去渣取汁,与薏苡仁共煮成粥。调入白糖适量食用。荠菜汤:荠菜、蜜枣各50g。荠菜洗净切碎,蜜枣去核,加水煎煮,至菜、枣如泥时停火。调味后食用。 1.2、苦瓜汤 鲜苦瓜1个。苦瓜洗净,剖开去瓤,切碎水煎至烂熟。调味食用。 1.3、桃仁薏米汤 桃仁10g,薏苡仁50g,冬瓜子15g,鱼腥草15g。桃仁、冬瓜子、鱼腥草共煎去渣取汁。 2、胆囊炎喝什么粥 2.1、鸡内金粥 粳米100克,鸡内金5~6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将粳米、白糖入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粥将成时,放入鸡内金粉,再煮一沸即成。功效:健脾消食。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2.2、黄瓜薏米粥 黄瓜1条,薏米5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将薏米、粳米煮成粥,加入黄瓜片煮2~3分钟即可。功效:健脾清热利湿。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2.3、大金钱草粥 新鲜大金钱草60克(或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金钱草切细,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梗米、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功效:通淋排石,利胆退黄。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热服食。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www.yche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