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

| 精品栏目 | 医药资源 | 母婴育儿 | 中医中药 | 汽车驾驶 | 中国名著 | 世界名著 | 招生就业| 最美诗词 | 唐诗三百首| 诺贝尔文学奖| RSS页| 语文常识| XML页| 英语语法| 全站地图| 民俗文化| | 饮食文化|
安庆教育网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麦粒肿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麦粒肿饮食推荐详细信息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www.ychedu.com

麦粒肿怎么引起的

  1、饮食影响:食用过多高脂食物,皮脂腺的分泌旺盛,可能会造成毛囊堵塞,分泌物长时间积聚,细菌滋生,导致麦粒肿发生;
  2、用眼习惯不佳:手部细菌较多,经常用手揉眼睛,会导致细菌进入眼睛发生感染。长期配戴隐形眼镜,局部透气不佳,细菌也容易滋生,导致炎症。平时用眼过度,眼睛的防御能力降低,细菌较易入侵,继而引起麦粒肿;
  3、疾病影响:比如糖尿病等患者,循环受到影响,容易诱发麦粒肿或容易复发。

麦粒肿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需要辅助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进行控制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眼膏、金霉素眼膏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做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
  2、热敷:在麦粒肿早期应该给予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通过热敷可以促进眼睑的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3、切开排脓:一旦麦粒肿形成脓肿,应该切开排脓,外麦粒肿的切口应该在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处,与眼睑皮肤纹理一致,可尽量减少术后的瘢痕。内麦粒肿的切口应该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以免伤及睑板腺管。需要注意的是当麦粒肿尚未形成脓肿时不易切开,更不能进行挤压排脓,否则会导致感染扩散,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4、引流:如果麦粒肿较大,应当放置引流条引流。
麦粒肿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麦粒肿的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不可随意自做决定,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不要随意停药,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不要随意治疗,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6、因为麦粒肿是寄发于人体重要器官——眼的一种疾病,一定要做到以上五不要,不要妄自下决定,不然最后伤害的也是你自己,不要事小而为之。
  麦粒肿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1、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湿敷,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2、可用一根线扎在孩子患眼对侧的中手指指根处,即:当孩子右眼患病后,扎左手的食指根部,左眼患病扎右手。注意,线不能太紧,以防影响孩子手指的血液循环。
  3、在患处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4、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的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大的需要到医院切开排脓。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麦粒肿病人的饮食推荐
  1、菊花甘草汤
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适量。
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4、凉拌蒲公英
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www.ychedu.com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麦粒肿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麦粒肿饮食推荐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免费提供课件、试题、教案、学案、教学反思设计等备课资源。数百万资源,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成人教育
    
麦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麦粒肿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麦粒肿饮食推荐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
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版权归原著作人所有,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主办 站长:此地宜城 邮箱:dikqv.cn  QQ:290085779
工信部备案:皖ICP备10015187号-4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28号